身為一個血液裡流著滷汁和醬油膏的美食狂熱份子,跑到哪吃到哪是我的日常。但說真的,彌陀夜市絕對是那種會讓你拍大腿驚呼「怎麼不早點來!」的隱藏版寶藏。它不是那種觀光客擠破頭的巨型夜市,卻有著海港小鎮獨有的豪邁鮮味與人情溫度,吃一回就忘不了。今天就帶大家深入這個飄著海風鹹香的在地美味集散地!
目錄
彌陀夜市:南高雄的漁鮮宵夜天堂
先搞清楚,彌陀夜市在哪?它不在高雄市中心,而是在北邊靠海的彌陀區。很多人可能只聽過岡山或旗山,但彌陀可是個不折不扣的漁港小鎮!這點超級重要,因為這直接決定了彌陀夜市美食的靈魂——新鮮海味!夜市規模不算巨大,就是幾條街區範圍,但攤位超密集,那股熱絡勁兒,就是臺灣夜市最道地的生命力。
這裡的客群很明顯,主力就是在地彌陀人、鄰近梓官、永安區的居民,當然還有像我這種專程開車來挖寶的吃貨。少了大量觀光客的喧囂,反而更能吃到「實在」的味道。人家說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,在彌陀夜市,這句話活靈活現!下午五點多開始,攤車燈火陸續點亮,空氣中開始混雜炭烤香、油炸聲、吆喝聲,還有陣陣新鮮魚蝦的氣息,這就是彌陀夜市的開場白。我得說,比起一些名氣響亮但同質性高的觀光夜市,這裡的「漁村特色」才是最大亮點,競爭對手很少能複製這種在地DNA。
交通攻略&停車場資訊:開車族請筆記!
說實在話,彌陀夜市對大眾運輸族不算太友善。它位置有點小尷尬:
- 大眾運輸: 最接近的選擇是搭高雄捷運到「南岡山站」(R24),然後轉乘高雄市公車「紅73」路線(往彌陀國小方向),在「彌陀國小」或「彌陀農會」站下車,走個5-10分鐘就能到夜市主要範圍。但紅73班次真的不多,晚上回程更要抓準時間,錯過末班車就尷尬了(別問我怎麼知道…)。算起來時間成本頗高。
- 開車/騎車: 強烈建議! 這絕對是最方便造訪彌陀夜市的方式。無論從高雄市區走臺17線(濱海公路),或是從岡山方向過來,導航設「彌陀夜市」或「彌陀區中正路、進學路口」一帶就對了。
停車問題是重點! 彌陀夜市周邊多是住家和巷弄,路邊停車格非常有限,而且在地居民也會停。熱門時段(特別是週五、週六晚上)一位難求是常態。我的血淚經驗告訴你:
彌陀夜市停車場攻略表
停車點 | 位置 | 優點 | 缺點 | 費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彌陀國小周邊路邊 | 南安路、進學路、中正路外圍路段 | 免費,步行至夜市約5-8分鐘 | 車位少,熱門時段極難停,需碰運氣 | 免費 |
彌陀區公所旁停車場 | 彌陀區中正路236號 (區公所旁空地) | 較正規,車位稍多 | 距離夜市核心區稍遠,步行約10-15分鐘 | 免費 |
私人收費停車場 | 零星分佈在接近夜市的巷弄內 (留意招牌) | 位置相對近一些 | 數量極少,價格不一 (約$50-$100/次),需眼尖尋找 | 約$50-$100 |
彌壽宮前廣場 | 彌陀區中正路318號 (廟前) | 位置適中 | 廟會活動時無法停,車位也不算多 | 免費 |
真心建議:
- 早點到! 尤其假日,下午5點前抵達,路邊找到車位的機率大很多。
- 有耐心+眼觀四面。 繞一繞外圍街道,或是跟隨當地人的車流方向找。
- 停遠一點當散步。 比起繞半小時找不到位子,不如停遠些(如彌陀國小另一側或區公所那邊),走點路當吃美食前的熱身,省得氣呼呼影響食慾。上次我繞了快20分鐘才在一個社群小公園邊找到縫隙塞進去,深刻體會。
必吃美食推薦:在地人的海鮮宵夜場 (介紹、地址、營業時間、價位)
重點來了!衝彌陀夜市就是為了吃!這裡的海鮮攤真的猛,很多老闆本身就是漁民或跟漁船關係超鐵,魚獲新鮮度沒話說。除了海味,當然也有經典夜市小吃。以下幾攤是我和在地朋友公認必訪,每次來都排進行程的:
介紹: 📍這攤真的紅!在彌陀夜市裡提到烤小卷,十個人有八個會先想到這家。老闆阿明叔烤小卷超過三十年,功夫了得。攤子不大,但人潮沒斷過。最大特色就是 『現流仔』 ,當天漁船進港的鮮貨直接處理來烤,尺寸有大有小任你挑。刷上獨門醬料(鹹甜帶點蒜香),炭火直烤,香氣逼死人!口感Q彈鮮甜,一點都不韌,冷掉也好吃(但通常等不到冷掉就啃光了)。
地址: 彌陀夜市內,中正路與進學路口附近(通常排隊人龍就是地標)。
營業時間: 週三、週五、週六 晚上約 17:30 – 賣完為止 (建議22:00前到比較保險)。
價位: 依大小隻計價,通常 $100 – $250/隻不等。我偏好選中等大小,$150左右的,肉厚味美CP值最高。
個人心得: 醬汁是靈魂,不會死鹹還能提出小卷的鮮,炭香夠勁。缺點就是… 要排隊!有時等個15-20分鐘跑不掉。但值得!比很多觀光區賣的冰很久再烤的好吃太多。這攤絕對是彌陀夜市的扛霸子之一!
介紹: 📍喜歡喝熱湯、吃魚肉原味的看過來!這家專賣蝨目魚料理,招牌就是 『無刺蝨目魚肚湯』 。湯頭清澈但味道非常濃鬱,是用魚骨下去耐心熬煮的,喝得到鮮甜。重點是魚肚處理得超乾淨,完全無刺,肉質細嫩又帶點油脂,沾點醬油膏或哇沙米就超讚。冷冷的天來一碗,暖心暖胃。他們家的魚皮湯、魚丸湯也很多人點。
地址: 彌陀夜市內,靠近進學路中段(留意綠色招牌)。
營業時間: 週三、週五、週六 晚上約 17:00 – 23:00 左右。
價位: 無刺蝨目魚肚湯 $90,魚皮湯 $70,魚丸湯 $50,滷肉飯 $30。點碗湯配個滷肉飯就很滿足。
個人心得: 湯頭真的鮮,沒腥味,喝完不會口渴。魚肚給得很大塊,無刺吃起來超爽快。老闆娘手腳俐落,出餐快。不過因為生意好,有時店內座位不太好等,外帶也不錯。是彌陀夜市裡少數可以舒服坐下來喝熱湯的好選擇。
介紹: 📍這攤是朋友大力推薦我才發現的!招牌是 『燒烤花枝丸』 ,但跟一般炸的不一樣,它是用烤的!花枝丸超大顆,真材實料看得到裡面塊狀的花枝肉。烤得外皮恰恰(微焦),刷上鹹甜微辣的獨家醬汁,再撒點芝麻,香氣撲鼻。咬下去外酥內彈,花枝鮮味十足,口感超好。除了原味,還有包飛魚卵的口味,嗶嗶啵啵的口感更豐富。
地址: 彌陀夜市內流動攤位,常在成功路或中正路交叉口附近活動(認明藍色小發財車和烤臺)。
營業時間: 週三、週五、週六 晚上約 18:00 – 賣完(通常23:00前)。
價位: 一串3顆,$60。原味、飛魚卵口味都一樣價。我都各買一串過癮。
個人心得: 這花枝丸的彈性和鮮度真的沒話說,贏過很多餐廳賣的。烤的比炸的清爽不油膩,更能凸顯海鮮的甜味。醬汁調得很棒,微辣很提味。缺點是… 常常要等!因為現烤需要點時間,但看著老闆認真翻烤的樣子就覺得值得。算是彌陀夜市裡讓人驚豔的小點心。
介紹: 📍嚴格說這不算海鮮,但它在彌陀夜市也是超人氣老攤!賣的是傳統的 『白糖粿』 。麵糰現捏現炸,丟進油鍋膨脹成金黃色長條,撈起來立刻裹上滿滿的花生糖粉或芝麻糖粉。熱騰騰、外微酥脆內軟Q,簡單的古早味,甜而不膩。看老闆熟練地翻動油鍋裡的粿,香氣四溢,很難不被吸引過去買一份。
地址: 主要在進學路上擺攤(靠近郵局一帶)。
營業時間: 週三、週五、週六 晚上約 17:30 – 22:30。
價位: 一份3條,$35。花生粉和芝麻粉都香,我每次都猶豫,後來乾脆各買一份。
個人心得: 這是很純粹的童年滋味。剛炸好時最好吃,外皮帶點脆度,裡頭軟綿綿,糖粉的甜度剛剛好。冷掉會變韌,一定要趁熱吃!是吃完鹹食後完美的甜點ending。價格超親民,銅板價的滿足感。在彌陀夜市找懷舊味,選它就對了。
介紹: 📍最後介紹這個超有特色的!「啊姨ㄟ」賣的是改良版的 『藥膳鴨肉羹麵線』 。湯頭是用中藥材和鴨架子熬煮,喝起來溫潤甘甜,帶點淡淡藥膳香但完全不刺鼻,很順口。鴨肉給得不手軟,而且是燉到軟嫩的那種,幾乎入口即化。搭配的是細細的麵線,吸飽湯汁超好吃。天涼時來一碗,全身都暖起來。
地址: 彌陀夜市內,靠近成功路尾段(有個顯眼的紅色招牌寫著「啊姨ㄟ」)。
營業時間: 週三、週五、週六 晚上約 17:00 – 23:00。
價位: 鴨肉羹麵線 $80 (份量很足)。也有單賣鴨肉羹或乾麵線等。
個人心得: 湯頭真的很特別,甘甜順喉,藥膳味點到為止,怕中藥味的人也能接受。鴨肉處理得好,沒腥味又軟爛。麵線不會糊爛,口感剛好。不過口味偏甜一點點,是南部風格。如果你逛夜市想吃點熱呼呼又滋補的,這攤很推薦,是彌陀夜市裡獨樹一格的口味。
彌陀一日遊行程規劃:不只逛夜市!
難得跑一趟彌陀,只逛夜市太可惜了!結合漁港風光,我規劃了一個超充實的「彌陀一日遊」行程,讓你白天玩得盡興,晚上吃得更滿足:
建議行程:悠閒漁村風情 + 澎湃夜市饗宴
- 上午 (10:00-12:00): 探索海岸秘境 – 漯底山自然公園
- 交通: 開車前往,從彌陀市區過去約10-15分鐘。
- 亮點: 這裡超特別!是臺灣少見的惡地形(泥火山)景觀,搭配軍事遺跡(碉堡、砲臺),形成獨特風貌。步道好走,登頂後視野超棒,可以遠眺臺灣海峽、興達港、永安濕地,甚至天氣好時能看到蚵棚景象。記得帶水、帽子防曬。上次去還看到好多人在拍婚紗呢!
- 中午 (12:30-13:30): 漁港直送鮮味午餐 – 彌陀漁港海產店
- 交通: 從漯底山開車到彌陀漁港約5-10分鐘。
- 亮點: 漁港邊有幾家在地海產店(例如「港邊海產」、「阿秀海產」都不錯),直接吃現撈!必點:清蒸花蟹、炒海瓜子、鮮魚湯(看當天捕到什麼魚)、蚵仔酥。價格實在,鮮度滿分,比起市區海產店划算很多。坐在港口邊吃,很有味道。
- 下午 (14:00-17:00): 文青漁村漫遊 – 彌陀漁村海岸光廊 & 南寮漁港
- 交通: 都在彌陀漁港周邊,步行可達。
- 漁村海岸光廊: 很適合散步、看海、放空。有漂亮的彩繪堤防(適合拍照打卡)、木棧道。帶杯飲料坐在觀景平臺吹海風很舒服。有時會看到漁船進出港。
- 南寮漁港: 更安靜的小漁港,可以看看停泊的漁船,感受純樸的漁村氣息。(如果對草蓆有興趣,彌陀是草蓆故鄉,但現在比較難看到編織過程了)。
- 備案 (親子推薦): 如果不愛純看海景,可以開車約15分鐘到「永安濕地」或「茄萣濕地」賞鳥(記得帶望遠鏡),或是去「永安石斑魚產銷中心」看魚。
- 傍晚 (17:30- ) : 重頭戲!彌陀夜市開吃啦!
- 交通: 從漁港開車回彌陀市區夜市約5分鐘。重點:務必提早找停車位! (參考前面停車攻略)。
- 行動策略: 到了夜市先快速繞一圈,鎖定目標攤位,特別是想吃前面推薦的烤小卷、阿月蝨目魚肚湯這些熱門攤,看到人龍還不長就先去排!邊排邊物色下一個目標。記得分散戰鬥力,鹹食、甜點交錯吃才不會膩。留點肚子給白糖粿當結尾!
- 我的順序通常: 排烤小卷 (邊排邊買杯飲料) → 趁空檔買一串烤花枝丸填縫隙 → 坐下來吃阿月蝨目魚肚湯配滷肉飯 → 去藥膳鴨肉羹解解膩暖胃 → 最後用白糖粿收服甜點胃。完美!
- 晚上 (21:00後): 滿足返航
- 吃飽喝足,帶著滿滿的幸福感(和一點點罪惡感)回家!如果住附近,推薦可以去漁港光廊散散步看夜景,消化一下。
附近住宿推薦:吃飽睡好免奔波 (介紹、地址、營業時間、價位)
如果你像我有時會安排兩天一夜小旅行,或是從外縣市來不想當天來回那麼趕,彌陀周邊有幾間不錯的住宿選擇,乾淨舒適,開車到夜市都很近:
📍 介紹: 這家算是彌陀區最新、裝置相對較好的商旅。房間乾淨明亮,空間算寬敞。基本配備如免費WiFi、平面電視、乾濕分離衛浴都有。有提供免費停車場(對開車族超重要!)。早餐是簡單的自助式中西式早餐。最大優點是位置便利,開車到彌陀夜市只要5分鐘,到彌陀漁港也很快。
地址: 高雄市彌陀區中正路 (位於彌陀市區主幹道上)
營業時間: 櫃臺24小時。一般入住時間15:00後,退房時間12:00前。
價位: 平日雙人房約 $1800 – $2200,假日約 $2200 – $2600。算是區域內中上的選擇。
📍 介紹: 這間離彌陀漁港非常近!主打海景房(部分房型),雖然不是頂級無敵海景,但能遠眺漁港風光,清晨或黃昏看出去還不錯。房間風格比較樸實,但該有的都有,乾淨度OK。附設免費停車場。很適合想沉浸漁村氛圍、早上想去漁港逛逛或吃早餐的人。開車到彌陀夜市約8-10分鐘。
地址: 高雄市彌陀區漁港路 (就在彌陀漁港旁)
營業時間: 櫃臺非24小時,入住前建議先聯絡確認。入住時間約15:00後,退房11:00前。
價位: 平日雙人房約 $1400 – $1800 (海景房會貴一點),假日約 $1800 – $2200。CP值不錯。
📍 介紹: 這間在岡山市區,離彌陀夜市開車約15-20分鐘。為什麼推薦?因為岡山是北高雄中心點,住宿選擇多、品質穩定,機能便利(餐廳、超商、購物更多),適合想玩更廣區域(如搭配橋頭糖廠、岡山空軍眷村文化館)。這家商旅連鎖品牌有一定水準,房間舒適安靜,有免費停車場和早餐。如果打算岡山、彌陀甚至路竹一帶一起玩,住岡山彈性更大。
地址: 高雄市岡山區中山南路 (岡山火車站附近)
營業時間: 櫃臺24小時。入住15:00後,退房12:00前。
價位: 平日雙人房約 $2000 – $2400,假日約 $2400 – $2800。品質相對有保障。
📍 介紹: 適合預算有限、只需要簡單乾淨過夜的朋友。位置就在彌陀市區,離彌陀夜市非常近,步行可達距離(約5-7分鐘),省去找停車位的麻煩!房間就是基本款,乾淨度尚可,空間不大但該有的床、衛浴、電視、冷氣都有。沒有豪華設施,但以夜市吃飽回來睡個覺來說很夠用了。沒有專屬停車場,需停附近公有停車格或路邊。
地址: 高雄市彌陀區進學路 (夜市核心區附近)
營業時間: 櫃臺非24小時,需確認入住時間。入住約15:00後,退房隔日中午前。
價位: 雙人房平日約 $1000 – $1300,假日約 $1300 – $1600。預算型首選,位置無敵。
彌陀夜市周邊住宿比較表
專案/旅宿 | 彌陀風華商旅 | 漁人海岸民宿 | 岡山之星商旅 | 夜市棧平價旅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地點 | 彌陀市區 | 彌陀漁港旁 | 岡山市中心 | 彌陀夜市步行5分鐘 |
特色 | 較新穎、裝置較好 | 部分海景房 | 機能便利、品質穩定 | 便宜、位置絕佳 |
免費停車場 | ✓ 有 | ✓ 有 | ✓ 有 | ✗ 無 (需找路邊/公有格) |
到彌陀夜市時間 | 開車5分鐘 | 開車8-10分鐘 | 開車15-20分鐘 | 步行5-7分鐘 |
參考價位(雙人房) | $1800-$2600 | $1400-$2200 | $2000-$2800 | $1000-$1600 |
適合物件 | 重視住宿品質、開車族 | 想體驗漁港風情、開車族 | 想玩岡山周邊、開車族 | 預算有限、純過夜、不想開車 |

彌陀夜市 Q&A:在地老饕真心話
Q1:彌陀夜市禮拜幾有開?禮拜天有嗎?幾點去比較好?
A:彌陀夜市是 週三、週五、週六 才有營業喔!禮拜天是沒有開的,別白跑一趟了!開攤時間通常是下午 5點左右,陸續擺出來,人潮大概6點半開始變多。我覺得 最好在6點前到,停車比較好找,排隊名攤的人龍也不會太誇張,很多食材也是最新鮮的狀態。太晚去(例如9點半以後),有些熱門攤可能就賣完收攤了,尤其是像烤小卷這種限量鮮貨。
Q2:彌陀夜市素食選擇多嗎?有什麼推薦?
A:坦白說,因為彌陀靠海,夜市主力就是海鮮攤,整體而言素食選擇相對比較少,但有幾樣還是可以解解饞:
- 炸物攤的蔬菜類: 很多賣炸物的攤子都有炸杏鮑菇、炸地瓜薯條、炸四季豆之類的,點的時候確認炸油沒有混炸葷食就好(這點最好問一下老闆)。
- 白糖粿: 阿婆的古早味白糖粿是素的!只有麵糰、糖粉,不加蛋奶,素食者可以安心吃(除非對鍋具有嚴格要求)。
- 烤玉米: 夜市裡通常會有一兩攤賣烤玉米的,選不加醬的或是確認醬料是素的可食用的。
- 飲料攤: 各種手搖飲料、果汁當然是素的。
結論: 純素食者來逛彌陀夜市,建議先吃點東西墊胃,或鎖定炸蔬菜、白糖粿這幾樣。選擇確實不像某些素食友善夜市那麼豐富。
Q3:第一次去彌陀夜市,只能吃三樣的話,你推薦哪三樣?
A:哇!只能選三樣真的很殘忍!但硬要我選的話:
- 『阿明現烤小卷』: 這絕對是首選!新鮮度和炭烤醬香是靈魂,最能代表彌陀漁港特色。排隊也值得試一次。
- 『阿月蝨目魚肚湯』: 無刺魚肚的軟嫩鮮美,搭配魚骨熬的甘醇湯頭,是暖心暖胃的經典南部味。尤其天氣涼時必喝。
- 『阿婆古早味白糖粿』: 簡單卻讓人快樂的甜點!剛炸好熱騰騰裹糖粉的滋味,是完美的夜市句點,便宜又滿足。
這三樣可以吃到海鮮的鮮、湯頭的暖、甜點的古早味,算是精華中的精華了!當然,胃還有空間的話,烤花枝丸和藥膳鴨肉羹也強力推薦塞進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