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in

起司蛋糕:自製食譜秘訣、台北名店推薦與常見QA解答

發佈時間: 更新時間:
起司蛋糕


作為一個對甜點,特別是起司蛋糕有著近乎痴迷熱愛的人,我非常樂意分享我的心得。這篇內容會從我最熟悉的角度出發——也就是自己動手做!我會按照食譜、食材、做法的順序,跟你聊聊這塊看似簡單,實則藏著無數魔鬼細節的美味。


食譜:從經典到變化款,我的口袋名單

說到起司蛋糕的食譜,那真是多如繁星,各有擁護者。老實說,我書架上的甜點書,有一半都是被起司蛋糕食譜佔領的。剛開始學做時,我也像無頭蒼蠅,試了十幾種,失敗率超高… 不是裂開就是太硬,不然就是味道怪怪的。後來才發現,起司蛋糕的成敗,食譜的選擇和細節理解太重要了!

我把我試過、調整過,覺得成功率最高、最能代表不同風味的幾個基礎款整理出來。不是那種複雜到要準備三天三夜的,而是週末在家就能輕鬆完成的型別:

型別 特色 口感 適合誰 我的小備註
紐約經典 奶油乳酪用量大,酸奶油增添風味,通常紮實濃鬱,餅乾底厚實。 🔥 濃厚、綿密、飽足 重度乳酪愛好者 熱愛罪惡感的首選!(但吃多會膩是真的)
日式輕乳酪 加入打發蛋白或全蛋液,有時加點玉米粉,質地輕盈如雲朵,入口即化。 ☁️ 輕盈、濕潤、空氣感 喜歡清爽口感、怕太膩的人 失敗率稍高(蛋白消泡是噩夢),但成功時成就感爆棚!
巴斯克焦香 超高溫烘烤至表面焦黑,內裡卻保持濕潤柔軟,帶有獨特的迷人焦香風味。 🖤 焦香、濕潤、濃鬱絲滑 喜歡焦糖風味、追求反差口感的人 近年最愛!步驟相對簡單,失敗率低,視覺效果滿分。
免烤慕斯款 利用吉利丁凝固,不需烤箱。口感冰涼滑順,變化性極高(加入水果、巧克力等)。 ❄️ 冰涼、滑順、慕斯感 夏天首選、無烤箱者、想快速完成 吉利丁量要抓準,太少不成型,太多變橡皮。適合玩口味變化。(個人覺得檸檬或莓果類最搭)
酸奶/希臘優格款 用部分酸奶或希臘優格取代酸奶油或部分奶油乳酪,降低整體油脂感,增添微酸風味。 🍃 較清爽、微酸、質地較軟 追求相對低負擔、喜歡微酸平衡的人 健康一點的選擇,但風味層次可能不如經典款濃鬱。

哪個食譜最好? 這真的要看個人偏好和你當下的心情。像我,冬天就特別想吃濃到化不開的紐約款,配上熱咖啡超滿足;夏天嘛,免烤的檸檬起司慕斯蛋糕就是天堂,冰涼酸香超解暑;想耍帥宴客時,巴斯克絕對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焦點,那個焦黑表面一上桌,朋友都會「哇」出來!重點是,選一個看起來順眼、材料你方便取得的食譜,勇敢試下去就對了!失敗?那只是邁向起司蛋糕大師的必經之路(我摔過的跤可多了)。


食材:魔鬼藏在細節裡,別小看每一樣!

選定了食譜,接下來就是備料。做起司蛋糕,材料看起來大同小異,但品質和處理方式,真的會讓成品天差地遠!讓我來細細拆解:

  1. 靈魂人物:奶油乳酪 (Cream Cheese)
    • 品牌差異大! 這是我踩過最大的雷!早期貪便宜或用錯牌子,做出來的起司蛋糕風味就是差一截,甚至質地不對。強烈推薦使用「費城 (Philadelphia)」 品牌,雖然貴一點點,但風味濃鬱、質地穩定滑順,失敗率瞬間降低。其他品牌不是不行,但變數就多,新手還是先從費城開始練功吧。一定要買 「完整塊狀」 的,不要買軟管裝或已打發的!(個人慘痛教訓:用過某平價品牌,成品有奇怪的粉感和油耗味… 整顆倒掉超心痛)
    • 回溫!回溫!回溫! 超級無敵重要!奶油乳酪必須完全放到室溫軟化(通常提前2-4小時從冰箱拿出,切成小塊更快)。沒軟化就硬打,保證顆粒感很重,怎麼攪都攪不勻,做出來的蛋糕口感粗糙,超NG!手指按下去能輕鬆壓出凹痕才是OK的狀態。
  2. 最佳配角們:
    • 酸奶油 (Sour Cream):紐約款常見,增加濃鬱度和微酸的層次。同樣要選品質好的,而且要室溫加入。
    • 鮮奶油/動物性鮮奶油 (Heavy Cream/ Whipping Cream):增添滑順感和奶香。務必選乳脂含量35%以上的動物性鮮奶油,植物性的味道不對也打不發。
    • 雞蛋:通常是全蛋或只用蛋黃。同樣要室溫!室溫!室溫!冰雞蛋加入乳酪糊容易造成油水分離。一顆一顆加,充分拌勻再加下一顆。(分蛋法的日式款,蛋白記得冰的比較好打發哦!觀念別搞混)
    • 砂糖:細砂糖最好溶解。有些食譜會用部分黃砂糖或黑糖增添風味(尤其適合巴斯克或重巧克力口味)。
    • 餅乾底:最常用消化餅乾 (Digestive Biscuits)OREO餅乾(去掉夾心)。壓碎後加入融化無鹽奶油捏合。奶油量要夠才能黏合,但太多又會油膩。比例抓餅乾碎:奶油 = 約 5:1 到 4:1 之間,能捏緊不散開就OK。壓在模底要確實壓緊壓平,不然切的時候會碎掉。
  3. 風味點睛:
    • 香草精/香草莢醬:絕對是提升風味層次的關鍵,選天然的最好,人工香精味很假。
    • 檸檬汁:幾滴就好,提味解膩,讓整體風味更明亮有層次。(即使不做檸檬口味,我也習慣加一點點,效果很讚)
    • :一小撮!別小看它,能完美襯託甜味和乳酪的濃鬱,讓味道更立體。
  4. 凝固劑(免烤款):
    • 吉利丁 (Gelatin):粉狀或片狀都行。粉狀要先用冰冷水(食譜份量內的水)泡開「吸水」,成凝膠狀後,再隔水加熱或微波「融化」成液體,趁溫熱時拌入乳酪糊。片狀則先用冰水泡軟(約5-10分鐘),擠乾水分後,再隔水加熱融化。用量要精準,太多口感變橡皮,太少不成型。務必按照食譜克數!
食材採買小提醒: 奶油乳酪、酸奶油、鮮奶油這些乳製品,盡量挑選離到期日越遠越好的新鮮品。變質的乳酪味道會壞掉整顆蛋糕。大賣場有時會有優惠組合,可以稍微囤一點(但要算好使用時間)。(我曾不小心用到快過期的酸奶油,成品有一股微妙的發酵酸…不是好的那種)

做法:步步為營,耐心是成功的夥伴

好了,食譜選好,材料備齊(而且都乖乖回溫了!),終於要進入實作階段。別以為攪一攪送進烤箱就完事,每個步驟都有小訣竅:

  • 前置作業:
    • 模具選擇: 固定底圓模(活底模要包好幾層鋁箔紙防進水!)或慕斯圈。尺寸要對應食譜。我偏好6吋或7吋,大小剛好。
    • 預熱烤箱: 食譜寫幾度就預熱到幾度,不要偷懶!溫度不準是開裂的元兇之一。家裡烤箱如果太老舊,最好買個烤箱溫度計掛裡面監測真實溫度。(我的小烤箱就比設定低了快20度,難怪以前烤東西都不成功)
    • 準備水浴法: 這是讓起司蛋糕烤出來不裂、細膩、濕潤的關鍵!深烤盤裝熱水(水量要到蛋糕模高度的一半甚至2/3)。用鋁箔紙把固定底模的底部和側面「緊緊包裹」幾層,確保水不會滲入。如果是活底模,更要包得密不透風!或直接把模具放入更大的密封烤皿中再加水。水浴的水要用熱水!直接加冷水進烤箱,烤箱溫度會瞬間掉太多。
  • 製作餅乾底:
    • 餅乾壓得越碎越好!用調理機打或裝袋子用擀麵棍槌。
    • 融化奶油要均勻拌入餅乾碎,確保每粒都沾到。
    • 倒入模具,用力壓實壓平!可以用平底杯或量杯底部來壓。壓不緊,切的時候就崩塌。
    • 可以先送進預熱好的烤箱烤個5-8分鐘,讓底更香更定型(看食譜要求),取出放涼備用(做免烤款就不用烤餅乾底)。
  • 製作乳酪糊:
    • 奶油乳酪軟化後,先用「刮刀」壓拌開,確保沒有大塊硬塊。
    • 加入砂糖,用電動打蛋器「最低速」攪打均勻。千萬不要高速亂打! 過度打入空氣是開裂主因之一。目標是滑順無粒就好,不是打發!(新手最容易犯的錯:開高速以為快就好,結果乳酪糊充滿氣泡,烤出來坑坑疤疤)
    • 加入酸奶油或優格、香草精、檸檬汁、鹽等調味料,低速拌勻。
    • 加入雞蛋: 關鍵步驟! 一顆一顆加!確保前一顆完全混合吸收後,再加下一顆。低速!低速!低速! 混合均勻即可,切勿過度攪拌。過度攪拌會讓麵糊進入太多空氣,也會讓乳酪裡的油脂和蛋液分離,烤出來質地粗糙或油水分離(表面一層油)。
    • 最後加入鮮奶油(如果需要),低速拌勻即可。
    • 整個過程,能用刮刀就用刮刀,能低速就低速。保持乳酪糊的沉重、滑順、無氣泡是終極目標!完成的乳酪糊應該是光亮、濃稠、緩緩流動的狀態(免烤款加了吉利丁液後會更稠)。
  • 入模與烘烤:
    • 將乳酪糊從高處緩緩倒入已放餅乾底的模具中,這樣能減少大氣泡。輕震幾下或用竹籤劃圈消掉表面大氣泡。
    • 小心地將模具放入裝好熱水的深烤盤中。
    • 送入預熱好的烤箱。重點來了:溫度與時間! 大部分經典烤焙起司蛋糕都需要「先高後低」或是「全程低溫慢烤」。例如先200°C烤10分鐘上色,再降到110°C烤1小時。或是全程150°C烤50-60分鐘。請嚴格遵守你的食譜指示! 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,必定開裂或過乾。
    • 烤到時間結束時,蛋糕邊緣應已凝固,但中心約5-8公分範圍看起來還像果凍一樣搖晃(不是水水的晃,是整體一起抖動的感覺)。這就是好了!千萬別烤到中心也硬了,那樣就過頭了,冷卻後會乾硬。(我曾經因為怕不熟多烤了15分鐘,結果蛋糕縮腰又乾,悔不當初)
    • 關火後,不要馬上拿出來! 將烤箱門「開啟一個小縫」(可以用木勺卡住),讓起司蛋糕在裡面慢慢降溫至少1小時(甚至更久)。這個步驟能大幅減少因劇烈溫度變化導致的塌陷或開裂
  • 冷卻與定型:
    • 從烤箱和水盤中取出蛋糕模,放涼到摸起來不燙手。
    • 蓋上保鮮膜(避免冰箱味),送入冰箱「冷藏至少6小時,最好隔夜」!這是讓起司蛋糕風味融合、質地變得紮實綿密的關鍵步驟。剛烤好或冷藏不足就切,絕對慘不忍睹,太軟又易碎。(相信我,忍過一晚再吃,味道真的差超多!)
  • 脫模與裝飾:
    • 冷藏夠久後取出。用「溫熱的刀」沿著模具內緣小心劃一圈(每劃一刀都要擦乾淨再溫熱)。如果是活底模,底下墊個罐子,將模圈往下推即可脫模。
    • 裝飾隨喜:新鮮莓果、水果醬、打發鮮奶油、淋巧克力醬、撒糖粉… 簡單就是美。切的時候每切一刀都要把刀擦乾淨再溫熱,切面才會漂亮!
免烤款特別注意: 乳酪糊加入吉利丁液時,溫度不能太高(會讓吉利丁失效),也要快速拌勻避免結塊。倒入模具後直接冷藏定型(通常4小時以上)。脫模前用溫熱毛巾捂一下模具外圍或吹風機輕吹,比較好脫。

除了自己做,臺北厲害的起司蛋糕名店?

自己做的成就感無價,但有時候就是懶,或是想嚐嚐大師級的手藝。臺北專賣起司蛋糕的名店不少,我個人私心推薦幾家口味、質感都線上的:(純屬個人喜好,無業配!)

店名 招牌起司蛋糕型別 我的不負責點評
起士公爵 主打無新增、減糖 口感紮實純粹,乳酪香氣直接,喜歡原味的會愛。經典款樸實耐吃。
PONPIE 澎派 美式派塔專賣,種類多變 起司蛋糕口味創新(像鐵觀音、芝麻),質地細緻平衡,餅乾底很香。視覺效果滿分。
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 預約制,極度限量 曾經紅透半邊天,紐約款非常濃鬱綿密,口感極佳。但要搶要等,價格偏高。
Sugar Miss 大理石乳酪蛋糕、千層 招牌大理石紋很美(通常是原味+巧克力或抹茶),質地屬於濕潤濃鬱型,不會太甜膩。
ChizUP! 美式濃鬱起司蛋糕 紐約經典、口味多 名字就告訴你它走濃鬱路線!紮實飽滿,餅乾底厚實,口味選擇多(Oreo、抹茶等),一片就很有份量。
時飴 Approprié 頂級千層蛋糕 雖以千層聞名,但其季節限定的起司蛋糕款(如莓果起司)融合細緻,層次豐富,是精緻路線。

哪家最厲害? 老實說,看你想吃哪一種風格。追求極致濃鬱經典,深夜裡的法國或ChizUP!不錯;喜歡創新口味和視覺感,PONPIE或Sugar Miss很適合;想吃得相對無負擔,起士公爵是選擇。價格和購買難易度也是考量點。口味真的很主觀,建議親自去試試看,找到你心中的No.1!(我的胃不大,通常吃兩家就飽了… 輪流買才不會膩)


起司蛋糕常見QA

最後,整理幾個我被問過,或自己也曾經很困惑的問題:

  • Q:為什麼我的起司蛋糕表面裂開了?
    • A: 這幾乎是新手必經之路!主因通常是:(1) 攪拌過度打入太多空氣。(2) 烤箱溫度過高或受熱不均。(3) 烤太久導致過乾收縮。(4) 烤完劇烈震動或急速冷卻。對應方法:低速拌勻避免打入空氣、確認烤箱溫度準確、嚴格遵守時間(中心晃動就要停)、烤完一定要在烤箱內慢慢降溫(開小縫)。水浴法也能有效防止開裂。如果裂了…別難過,用打發鮮奶油或水果遮醜吧!
  • Q:冷藏一定要那麼久嗎?不能早點吃?
    • A: 真的、真的、真的需要! 剛烤好的起司蛋糕內部結構還是軟的、水份分佈不均。長時間冷藏(至少6小時,隔夜更佳)能讓蛋糕內部的水份重新平衡、澱粉老化(這對口感是好的!)、風味融合。冷藏不足就切,不僅容易碎、口感濕軟糊爛,味道也比較單薄不融合。耐心等待絕對值得(我懂那種看著冰箱流口水的煎熬…但忍下去!)
  • Q:做免烤起司蛋糕,吉利丁可以用什麼代替?
    • A: 吉利丁是動物性膠質,最常見的替代品是:
      • 寒天粉(洋菜粉):植物性,凝固力更強、做出來口感較脆硬、較透明。用量通常比吉利丁少(約吉利丁的1/4到1/3),使用前需煮沸溶解。成品比較不適合冷凍(會出水)。味道比較中性。
      • 果膠(Pectin):通常用在做果醬,需配合糖和酸才能凝固。用在起司蛋糕變數較大,較不推薦新手。
      • 玉米粉或卡士達粉:需要加熱才會稠化,凝固力不如吉利丁,成品會更像布丁或奶醬的質感,非常軟,無法切塊成型。
    • 結論: 要做出能切塊、有彈性的免烤起司蛋糕,吉利丁還是最穩定方便的選擇。寒天也行,但口感差異較大,需要調整份量和操作方式。其他替代品效果較不理想。

寫著寫著,我又想去切一塊自己做的巴斯克來吃了… 希望這篇滿滿個人經驗(和血淚)的分享,能幫你更瞭解這迷人的甜點,鼓起勇氣動手做做看,或是找到你命定的那片起司蛋糕!記得,烘焙的樂趣在過程,失敗也是一種學習(和事後的笑談)。 Enjoy Baking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